2009/11/23   21:46

我所知道的2012

天下午看完電影「2012」,個人認為整體比之同導演所執導的「明天過後」還來得有料,不論是特效場面、地球徹底被破壞、親情或人性的描寫等等表現,都過之而無不及。娛樂性夠,但遺憾的是劇情的內容還達不到同是災難片的「彗星撞地球」,尤其是生離死別就沒刻劃的那麼深入。

另外,我要稍稍挑剔一下,現實情況,遇到5級以上地震就足以讓我嚇到腿軟腦袋空空跑不動,主角竟能在遇到這麼慘烈的地殼崩裂,還能用力採油門、雙手穩健抓方向盤左閃右閃逃離災難,不合理!至少表情也要裝可怕、絕望一點嘛!所以全片我覺得演技最好的是那兩個小兄妹XD

最後聊聊我所知道的2012。

在1970年代,美國嬉皮在瑪雅遺址無意間發現一塊刻有象形字和符號的石刻圓盤,後來被科學家解譯出來,原來這是一個萬年曆,卻只有計算到2012年12月21日,因此在各界不同的解讀之下,才有2012年是世界末日的說法。我想這就是為何編劇刻意由嬉皮播報員來解釋世界末日原因的最適合角色吧。

有關2012世界末日預言我是在六、七年前閱讀「上帝的指紋」這本書得知的,裡頭提及中美洲古瑪雅文明的曆法只計算到2012年12月23日(這本書是說23日,但更多流傳是說21日)就停止了,依據當地神話流傳,地球曾歷經四個太陽紀,每個太陽紀的結束都造成人類文明的滅亡,據說上一個太陽紀的結束就是諾亞方舟的大洪水所造成的,而現在我們正處於第五太陽紀,即將於2012年結束,屆時將是一場空前大災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這本書,針對世界的古文明有不同的精闢見解,足以推翻我們認知的歷史。我很喜歡這本書(分上下冊),也引發我對考古學的興趣,更讓我深信神話其實是口傳歷史的扭曲。

當然,世界末日總是讓人直覺認為將是天崩地裂人類全部死光光,不過根據"新時代(New Age)"的說法是,到時地球與銀河系中心黑洞將連成一直線,地球將完全進入"光子帶"進行"大躍進",人類也會跟著"提升","進化"成為更高次元的"生物",不再有時間觀念,不再有實體存有,簡單說就是靈體啦。只是進化成高次元生物和死亡成為靈魂,這...有什麼不一樣嗎?不懂!

所以,衍生閱讀的書籍我推薦這三本書「地球守護者」、「迴旋宇宙」、「與神對話」,終旨都和"新時代"概念有關,探討高次元宇宙,也講人類起源和生命意義,尤其我看完「地球守護者」之後,顛覆了我對生命和地球歷史的看法(也代表挑戰了現今科學知識和宗教信仰),我發覺我好像被它洗腦了,這本書讓我愛不釋手,每年都會重溫一遍。當然,裡面也有"偶然"提及世界末日一事...

可能是台灣民風淳樸,不會胡亂迷信,國內幾乎沒有看到專門講述有關2012的書,而國外卻已熱烈討論多年,相關書籍和網站也一堆,Youtube影片搜尋也很多,可惜都是英文語音沒中文字幕,讓我想更加深入研究卻不得其門。
(前幾個月有一本新書叫「2012XX預言」,嗯,書店翻翻就好)

那麼,針對這個驚人的預言我到底該不該相信呢?
其實針對任何預言我都是抱持著"等著瞧"的態度去面對,擔心也沒用,如果預言能成真,那是否也代表命運早已成定局呢,果真如此,那也就不需擔心了,反正遲早會到來。不如好好把握現在,快樂過日子才對。
若是真的會發生呢,我想我會找個可以俯瞰地平線的制高點,就像電影那個播報員一樣,好好觀賞這場盛事,畢竟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最難得的體驗啊...

2009/05/31   20:36

美西國家寶藏11日遊 (Day 4) -- 黃石國家公園(五)

Day 4 (2008 / 5 / 30) -- 黃石國家公園(五)

篇文章所寫的旅遊日期距離今天剛好整整一年,似乎有相互呼應的味道,不過在這一年內發表的旅遊文章卻差不多只寫到整個旅遊行程的四分之一而已,拖稿之嚴重,我還真是佩服自己啊!依照如此龜速發表文章,如果能在年底前全部寫完就該偷笑了。

回到主題,相信很多人聽到黃石國家公園第一個聯想到的景點一定是老忠實噴泉(Old Faithful Geyser)吧,至少我是這樣。稍稍停留釣魚橋拍個照之後,導遊在車上宣佈等會就要到老忠實噴泉了,我的內心興奮莫名,就像準備要和美女約會一樣,小鹿亂撞,充滿期待。不過一想到現在天空下著雨,滿腔熱情馬上冷掉一半。

雖然有些擔憂,不過公園可是地幅遼闊,這裡下雨不代表另一邊也下著雨,心裡只能這樣安慰著自己。遊覽車沿著黃石湖邊行進,我在車內焦躁不安,不時看著車窗外的天空,腦海中已開始施展黑暗原力想把烏雲一掃而空,漸漸地似乎奏效了,籠罩著天空的雲層慢慢散開,透出向我說聲午安的陽光和藍天,心中頓時快樂的不得了。

沿途欣賞著黃石湖美麗湖光景色,水面上的浮冰已經碎裂但尚未溶化,一片一片悠悠地漂浮在大半湖面,這從未見過的景像令人著迷,本來想問導遊大哥可否停車到黃石湖岸讓我們拍張照,導遊大哥可能看到我們不時拿出相機猛拍窗外景色,因此已先開口說明天就會到黃石湖邊某個溫泉區讓我們拍個夠,喔喔,導遊大哥您真是善解人意啊。

Yellowstone Lake
黃石湖的湖邊佈滿漸漸溶化的浮冰

老忠實噴泉位在黃石國家公園西南方的上噴泉盆地(Upper Geyser Basin)內,該盆地一樣有著非常多溫泉可供觀賞,這代表著待會又可以花很多時間健行,按快門按到手抽筋了。從釣魚橋到上噴泉盆地約需一小時車程,到了現場已經是中午12點半。導遊大哥下車後先去了解何時會噴發,基本上八十至九十分鐘左右就會噴發一次,但是現在只剩十幾分鐘就要噴發了且現場聚集非常多人觀看,所以先帶大家到遊客中心吃個漢堡填飽肚子再說。

吃完午餐當然就要先到老忠實噴泉佔個好位子等待看好戲,噴泉就在遊客中心不遠處,旁邊圍著長條椅供遊客舒適地坐著觀賞,等待時刻還會有解說員在現場解說。

Old Faithful Geyser
正在等待老忠實噴泉噴發的遊客

快到噴發前的幾分鐘,就可以聽到地底滾動的蒸氣發出轟轟聲響,似乎要把大地吞噬一樣。噴泉洞口這時先冒出緩緩白煙,預告著即將來臨的大爆發。過沒多久終於慢慢噴發出滾燙溫泉,接著越噴越高,說時遲那時快,伴隨著濃濃白煙的熱泉一飛沖天,爆發力驚人,目視約有10幾層樓高吧,遊客們莫不發出驚嘆聲。不消多久,噴泉慢慢降下來,直到消失為止,從噴發到停止大概有五分鐘吧。

Old Faithful Geyser

接下來當然就又是一趟有趣的健行,上噴泉盆地很遼闊,走一趟約要一個多小時,這還不包括外圍路線呢。

Upper Geyser Basin

Upper Geyser Basin
走累了就休息一下吧

Upper Geyser Basin

Upper Geyser Basin
不時在噴發的小型噴泉

Upper Geyser Basin
正在專注寫筆記的研究生?

待續 Day 4 -- 黃石國家公園(六)

2009/03/22   22:32

Youtube的工程師們原來是...

來無事或想查些資料,我最常去的網站要算是Youtube了,總是能夠在這裡挖到有趣又有用的影片。

今天下午依然像往常無聊時又到這個網站上搜尋感興趣的影片,在一陣胡亂點擊相關聯的影片時,忽然出現了如下的錯誤訊息,當下沒有錯愕,只有會心一笑,原來Youtube的工程師們都是XX啊,挺幽默的啊。

2009/02/28   22:36

美西國家寶藏11日遊 (Day 4) -- 黃石國家公園(四)

Day 4 (2008 / 5 / 30) -- 黃石國家公園(四)

過昨日幾個景點的小健行,晚上又去逛個西黃石小鎮,弄到很晚才就寢,可是今天卻仍像前幾天一樣早上不到六點就自動醒來,身體此時雖然還有點疲憊,但是精神依舊抖擻,旅遊對我來說是永遠不嫌累的!

今天整天都會在黃石國家公園內遊覽,將由西黃石小鎮出發,順時針繞行8字型道路的下半部圓圈,途中遇到有名的景點就會停留觀覽,晚上則一樣在西黃石小鎮過夜。聽領隊說公園內最精采的地方就在下半部圓圈的範圍內,地形地貌豐富多樣,瀑布比昨天的更磅礡,溫泉比昨天的更龐大,人潮比昨天的更洶湧,上個洗手間都要排個十來分鐘,可見一斑,今日肯定又要再次大開眼界了吧!


今日的行程將會繞8字型道路的下半部圓圈,總共遊覽六個景點

首先第一個景點是到被稱做「藝術家觀景點」(Artist Point)的拍照地點觀看「下瀑布」(Lower Falls),該瀑布位在源於黃石湖的黃石河上(Yellowstone River),高度將近尼加拉瓜大瀑布的兩倍,氣勢磅礡。另外在這裡可以明顯看到河壁呈現黃褐色,這是因為受地熱影響而產生的酸性河水不斷沖蝕火山岩石,日漸形成寸草不生的黃石峽谷,公園內四處可見這種景象,印地安人因此稱之「黃石」,這就是黃石國家公園名稱的由來。

Lower Falls
下瀑布 Lower Falls

Lower Falls

緊接著到稱做「Upper Falls Viewpoint」的觀察點上觀看「上瀑布」(Upper Falls),該瀑布就沒有「下瀑布」那麼高,但是從這個觀景點上近距離觀看,更能感受那河水宣洩而下的氣勢。

Upper Falls

接下來在往黃石湖(Yellowstone Lake)的路上看到前方人群擁簇,想必有人發現什麼了吧,好奇心作祟,司機大哥慢下車速,往人群目光方向望去,果然發現一隻罕見的黑熊在路旁樹林中。待司機大哥好心路旁停車讓我們下車拍照時,可惜熊卻已消失無蹤。

在經過黃石湖之前會先到附近的「釣魚橋」(Fishing Bridge)拍照留念一下,這裡是國家公園東邊出口的必經之橋,也是當地有名的景點,因為可以觀看野生鱒魚產卵,夏季也常有人在這裡划船釣魚,於是該橋因而得此名。

Fishing Bridge
下雨了,大家匆忙拍完照即快速閃人

待續 Day 4 -- 黃石國家公園(五)

2009/01/04   19:45

美西國家寶藏11日遊 (Day 3) -- 黃石國家公園(三)

Day 3 (2008 / 5 / 29) -- 黃石國家公園(三)

較於在諾里斯噴泉盆地(Norris Geyser Basin)可以輕鬆平坦地走完步道,猛碼溫泉區(Mammoth Hot Springs)就顯得具挑戰性一些,因為這裡地處黃石國家公園最北端,漸漸是山陵地形,所以這裡的地熱景觀都散佈在丘陵上,而步道的路線規劃當然就沿著地熱景色一路往上迂迴爬升。經過上一個景點將近一小時的走動,現在要來個小爬山,確實有點累,但從丘陵高處向遠方望去的山巒景緻馬上讓人忘了雙腿酸痛!

Liberty Cap
俗稱「自由帽」(Liberty Cap)的岩石柱位在步道入口旁,算是猛碼溫泉區的地標吧,高約11公尺,是地下熱泉夾帶石灰礦物冒出地表後,經過日積月累沉積下的產物。

猛碼溫泉區一帶屬於石灰岩地形,能成為黃石公園有名景點主要是因為坡地上有難得一見的階梯狀溫泉池,其形成原因和自由帽岩石柱一樣都是由石灰岩堆積而成,而階梯平台上的溫泉因為藻類微生物的聚集,呈現出雪白和黃褐色交疊的美麗色彩。

Mammoth Hot Springs
階梯狀的石灰岩溫泉平台,由於藻類聚積所以有些地方呈現黃褐色。

Mammoth Hot Springs
目標在前方最高處,準備開爬。

Mammoth Hot Springs
好像快到了,我繼續爬。

Mammoth Hot Springs
坡度越來越陡,前面的等等我。

Mammoth Hot Springs
這個是另一處卻已經乾枯的石灰岩溫泉平台,據說最近幾年這裡的地熱漸漸往公園南處移動,因此猛碼溫泉區現在似乎很少有溫泉冒出來;相反的,諾里斯噴泉盆地的地熱越來越活躍,這幾年已經產生多處溫泉冒出口。

Mammoth Hot Springs

Mammoth Hot Springs
回首來時路,停車場已在山腳下,接著還要沿著原路走回去。


在這個景點花了大約一小時的健行,事實上還沒完全走完,還有一些旁支可以逛,礙於時間因素,必須回到黃石公園西入口處的西黃石小鎮休息過夜。今晚必須好好休息,隔天一整天的行程都是在黃石國家公園內,想必又有精采的健行了吧。